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查看内容

贵安正名的由来

2022-11-8 00:12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590| 评论: 0

很早很早以前,贵安的乳名叫过湾,这是根据当时贵安的地理位置而取名。那时候,一条蜿蜒起伏的古驿道从连江的长汀沿江延伸到青甲池。到贵安主村要绕过洋头、乾头、庄埕、汤岭、宝光等这几个自然村的弯路后才能到达,故称为过湾。后改为贵安这个美名是与一位伟人的光顾、隐居而殊连一起,传为佳话,延续至今。

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:宋朝有位理学大师朱熹,他的道德观点名震朝野,引起宫廷、内奸臣的忌妒,诬朱熹理学为伪学。昏庸的光宗皇帝听信谗言,下旨罢削朱熹官职。奸臣们怕朱熹会东山再起,便派兵四处搜索、贴布告,千方百计捉拿他归案。后幸得门生报讯,朱熹才得以脱逃。

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,朱熹从福州(古时称为三山)的北岭方向,沿着古道高一脚、低一脚地来到贵安村。当他路过李家庄时,一位颇有名气的李家老者遇见了他;只见眼前这位文质彬彬的人头发紊乱,一身垂头丧气,精疲力尽的狼狈相,他感到诧异,当了解情况后,这位好心的李家老者将他安顿在李家的祠堂里。与此同时,朝廷派来的官兵也紧追而至。那时候,敖江水中盛产鳜鱼。唐朝诗人张志和在《渔歌》诗中写道:西塞山前白露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鳜鱼由此身价百倍,成为达官贵人席上的佳肴。说也奇怪,官兵刚到村口,那江中鳜鱼喋喋鼓浪而至,一群群、一堆堆,纷纷跳出水面。那官兵见状大喜,顿时也忘记了自己的使命,争着到溪中抓捞鳜鱼,饱餐一顿后,见日已偏西,只好赶路回榕。

朱熹安然脱险,这时正逢月夜,月上东山,光华如练。村中诸老便在江边摆酒为朱熹压惊。宾主觥筹交错,欣赏着这江月交辉的美景。此时朱熹十分感激父老盛宴款待,愈发狂饮不已。他喝得酩酊大醉,加上连日来赶路劳累,他躺在沙滩上呼呼酣睡,这可把诸老们急坏了。春寒料峭,夜风习习,要是冻出病来怎么办?可是朱熹一夜酣睡,日上三竿,方徐徐睁眼,精神矍铄,身骨硬朗,仿佛比往日年轻了许多,诸老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。据说鳜鱼不仅保护了朱熹的性命,还有效地调养了他的身体。而他又贵为一代理学大师。谐音,于是,过湾便改为贵安,喻贵人安康之蕴意。但尽管改了这么久的正名,至今百姓中叫贵安过湾的人还大有人在。村中还有一座朱熹当年结庐讲学的朱文公祠,也印证了地段难忘的历史。


内容页面Content
联系方式Contact
地 址:贵安
贵安
邮 编: 咨询热线: 服务投拆: 传 真: 邮 箱:304474623@qq.com
联系我们
返回顶部